關於我們

發展里程

從奶製品農場發展成為亞洲著名零售商

DFI 零售集團的故事從十九世紀的香港開始,當時蘇格蘭外科醫生文遜與五位商人合作,立志改善香港社會的健康情況。他們在香港飼養進口牛隻,把不含細菌的新鮮牛奶以相宜價錢,每日供給予本港市民。在當時來說,這是一項重大挑戰,因為初到香港的牛隻需要適應本地的亞熱帶氣候。 從小規模經營開始,DFI 百多年來不斷擴展及改革,成為亞洲最積極進取、聲譽最隆的公司之一。現時 DFI 的業務以零售為主,專注經營超級市場、大型超市、美健產品零售店、便利店、家居用品店及餐飲業務。集團於亞洲多個主要市場穩居領導地位,在產品品質、業務誠信及社區承擔方面一直堅守精益求精的宗旨。 以下大事一覽表記錄了 DFI 如何發展成為一家舉足輕重、獨樹一幟的機構。

1886

1886
|
1947

1886

牛奶有限公司

由蘇格蘭外科醫生文遜與五位香港傑出商人合資三萬港元,在香港註冊成立,並飼養了八十頭牛隻。公司的創立宗旨是以實惠價錢供應清潔無污染的牛奶,藉以改善香港市民的健康,並為股東帶來盈利。

1889

牛奶公司宣佈

繼開業首年錄得一萬三千一百八十七港元虧損後,一八八八年獲得溢利三千三百八十五港元。在一八八九年,公司溢利增至四千三百七十四港元。

1892

牛奶公司

於下亞厘畢道設立中央倉庫,該建築物現已成為香港外國記者會及香港藝穗會的所在地。

1899

牛奶公司開始

從澳洲進口牛油。

1900

牛奶公司開始

飼養豬隻及家禽,以供應豬肉、家禽肉類及雞蛋。同年,公司開始把產品大批供應予輪船航隊、醫院及軍隊。

1904

牛奶公司

於下亞厘畢道開設首間零售店,並開始從澳洲進口凍肉。

1911

牛奶公司進行

首項大型企業收購行動,購入太古洋行的雪藏食品業務 Butterfield and Swire。

1916

牛奶公司的中央倉庫

經重整後,成為香港首間超級市場/熟食店。

1918

牛奶公司

於九龍彌敦道文遜大廈開設第二間分店。同年購入香港雪廠,並改名為牛奶冰廠有限公司。

1924

牛奶公司

於東角區興建先進製冰廠。

1928

牛奶公司每日出產

一千加侖牛奶以及新鮮肉類、奶油與雪糕,除於香港設有六間零售店外,更把產品供應予澳門及中國沿岸各大城市的消費者。

1936

牛奶公司成立五十週年。

公司於奶瓶上加設密封蓋,進一步提升公司在嚴控衛生方面的信譽。

1941

牛奶公司

於中環德輔道溫莎公爵大廈設立新辦事處。同年日本佔領香港。

1946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香港光復。牛奶公司業績迅速回升,錄得淨溢利一百五十一萬九千二百九十二港元。

1947

牛奶公司

於啟德機場開設首個航空膳食厨房。

1948
|
1994

1960

牛奶公司與連卡佛

合併屬下的食品零售業務,組成大利連有限公司。

1964

牛奶公司收購

一九四五年由吳宗偉與劉濂創辦的惠康雜貨連鎖店,同年全數購入連卡佛所持的大利連有限公司股份。

1967 - 70

牛奶公司展開

海外擴展計劃,先後購入多家澳洲公司的股權。公司於關島開設航空膳食厨房,購入澳洲的西瑪陸水果與果仁農場及當地一個牧牛場,並把膳食服務擴展至澳洲與印尼的採礦營。此外,公司更進軍批發業,並擴充所售奶製品與雪藏食品的種類。

1972

牛奶公司被置地公司收購。

公司保留獨立自主權、既有營運架構及企業風格。 柯侖擔任執行董事,直至一九八一年退休。

1973

牛奶公司收購

新加坡菲士柏德食品供應(遠東)有限公司。

1976

牛奶公司購入

萬寧藥房百分之五十一權益;該公司由一家香港醫務所經營,旗下共有三間藥房。同年,中央倉庫歸還政府,結束與牛奶公司七十二年的關係。

1979

牛奶公司簽署

協議,每日由深圳光明農場供應十八公噸牛奶。同年收購法蘭連位於澳洲的七十五間 No Frills 分店。

1980

牛奶公司

於鄧小平實施開放改革後,與中國企業組成首家合營機構,經營航空膳食業務,供應飛機餐飲予北京機場。

1981

柯侖宣佈退休

由白豪運接任牛奶公司常務董事之職。

1983

一個時代的終結。

牛奶公司將薄扶林的牛隻全數出售,並逐步出售所持澳洲農場與牧場的權益。

1985

牛奶公司

與廣州人民食品廠簽署雪糕廠合營協議,成立廣州冷凍食品有限公司。

1986

牛奶公司成立一百週年。

同年,置地公司分拆牛奶公司,牛奶國際重新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並在分拆過程中,接收置地公司所持百分之五十的美心股權。

1987

集團收購

英國第六大連鎖超市集團 Kwik Save 百分之二十五權益,並在台灣開展超市業務。

1989

集團收購

怡和集團旗下的香港「七 ‧ 十一」連鎖便利店,並出售澳洲西瑪陸農場。

1990

集團收購

了共有一百零八間分店的西班牙連鎖超市集團 Simago,以及設有六十一間分店的紐西蘭連鎖超市集團 Woolworths。

1992

集團

於深圳開設五間「七 ‧ 十一」便利店,並把香港與廣州的奶製品生產業務百分之五十一權益售予雀巢公司。雀巢公司購入牛奶公司的商標名稱,再以特許方式將之回授牛奶公司五十年。

1993

集團收購

共有一百四十二間分店的新加坡 Cold Storage。同年,常務董事白豪運宣佈退休,其職務由施博接替。

1994

集團簽署

意向書,準備於上海、深圳及廣州開設三間超級市場,同時與馬來西亞 Cold Storage 組成各佔一半股權的超市合營公司。

1995
|
2000

1995

集團

透過持有百分之六十權益的合營公司,在日本開設四間 Wellsave 超級市場(於一九九七年結業),並於深圳開設五間合營的惠康金田超級市場(於一九九九年結業)。同年,集團與 RPG Spencers 簽署技術支援協議,後者在印度設有八間 Foodworld 超級市場,另外又與印尼的 Mitra 簽訂技術支援協議,Mitra 為連鎖式優惠店,隸屬 PT Hero 集團。

1996

施博宣佈退休。

李奇峰獲委任為處理集團行政總裁。

1997

李奇峰宣佈退休。

方勵圖獲委任為集團行政總裁。同年,集團以各佔一半股權的合營方式,於印度開設連鎖美健產品零售店 Health and Glow,並與印尼的 Rajawali 達成技術支援協議,經營 Guardian 連鎖藥房。年內,集團把在雀巢牛奶所持的餘下百分之四十九權益售予雀巢公司。

1998

集團出售

英國 Kwik Save 與西班牙的 Simago 連鎖超市,並結束台灣的萬寧業務。同年,集團購入在印尼設有七十一間超級市場的 PT Hero 百分之三十二權益,又與法國 Casino 組成合營公司,在台灣開設吉安大型超市。此外,集團分別增加在 Wellsave 連鎖超市以及設有五十九間分店的 Guardian 藥房所持權益,藉此取得二者的控制權。

1999

集團收購

馬來西亞 Giant 百分之九十權益, Giant 在當地設有兩間大型超市及五間超級市場。同年,集團購入印度連鎖超市集團 Foodworld 百分之四十九權益。

2000

牛奶公司

把在台灣吉安擁有的百分之五十權益售予合營夥伴 Casino,並購入位於新加坡的二十三間 Apex 分店,將之納入 Guardian 旗下。年內,集團收購了十二間台灣美村超市分店,積極擴展當地超市業務。

2001
|
2010

2001

集團完成

出售澳洲法蘭連及其香港品牌代理及分銷慎昌業務,並購入馬來西亞 Giant 餘下百分之十權益。同年,集團持有百分之六十五權益的廣東賽壹便利店有限公司成為首家獲中國中央政府批准在華南營業的便利店合營公司。

2002

集團完成

出售紐西蘭 Woolworths,並與 CJ Corporation 組成各佔一半股權的合營公司,投資五百萬美元於南韓美健產品連鎖店 Olive Young。同年,公司向怡和集團購入宜家家居在香港與台灣的業務。

2003

集團收購

設有二十二間分店的台灣惠陽連鎖超市。集團的印尼聯營公司 PT Hero 向 Ahold 購入二十二間 Tops 超級市場。年內,集團再向 Ahold 購入位於馬來西亞的三十四間 Tops 超級市場,並以 Giant 及 Cold Storage 品牌經營。在新加坡,集團收購了三十五間首得惠超級市場,令集團在當地的超市數目增至七十五間。

2004

集團收購

香港地利店連鎖便利店,改以「七 ‧ 十一」品牌經營。同年,集團出售最後一項非零售業務 — 製冰業務。

2005

集團

繼兩項招股項目及購入少數股東權益後,把其在印尼 PT Hero 的應佔權益增至百分之六十九。在印度,集團邀得新合營夥伴參與 Foodworld 與 Health and Glow 業務。年內,集團進軍泰國市場,在當地開設 Guardian 分店,而「七 ‧ 十一」與萬寧亦於同年進軍澳門市場。牛奶國際錄得全年經常淨溢利一億九千萬美元。

2006

牛奶公司成立一百二十週年。

為作紀念,集團贊助香港演藝學院,把薄扶林農場舊址兩座八角型牛棚改建成表演及電影播放場地,命名為惠康劇院,內有可容納一百五十人的表演場地,以及毗連的大堂/展覽廳。

2007

方勵圖宣佈退休。

郭伯鈞獲委任為集團行政總裁。華南「七 ‧ 十一」收購位於廣州的一百一十間快客便利店,改以「七 ‧ 十一」的品牌經營。同年,香港「七 ‧ 十一」開設專售新鮮食品與快餐的概念店,並展開為期三年的更新計劃,把旗下八百二十二間分店中大部分改成以售賣新鮮食品為主的模式。

2008

中國萬寧

踏出廣東省,在北京開設首間分店。年內,中國萬寧亦把業務擴展至南京、重慶及上海。首間Giant大型超市於汶萊開業,為顧客提供價格相宜、種類繁多的貨品。

2009

華南「七 ‧ 十一」

於十月十六日在廣州珠江新城開設第五百五十間分店。同年十二月,香港萬寧第三百間分店開業,為香港區業務開創另一新里程。

2010

Giant

繼已開設的大型超市及美健產品零售店後,首度於汶萊開設超級市場,令業務更全面化。

2011
|
2017

2011

美心

分別於上海及廣州開設中式食肆,並於深圳及廣州增設三間元気寿司店。年內,集團在越南開設五間 Guardian 店鋪,而印尼的分店數目亦突破五百間的紀錄。

2012

集團

藉收購柬埔寨一家公司百分之七十權益,成功進軍當地市場;該公司在柬埔寨經營七間幸運超級市場及九間快餐店。同年,集團又藉購入 Rustan's Supercenters 百分之五十權益,成功踏足菲律賓市場;該公司旗下共有十間 Shopwise 大型超市、十三間 Rustan's 超市及九間 Expresslanes 超市。郭伯鈞年內宣佈退休。

2013

關義霖

獲委任為集團行政總裁。新加坡首得惠超市改以 Giant 品牌經營。美心於越南開設首間星巴克分店。年內,集團成立合營公司,以 G EKSPRES 的品牌於馬來西亞經營小型超市。此外,首間 Guardian 美健產品零售店於柬埔寨金邊開業。

2014

集團

在 Foodworld 所持百分之四十九權益及在 Health and Glow 所持百分之五十權益售予其合營夥伴。集團再購入菲律賓 Rustan 百分之十六權益,令股權增至百分之六十六。年內,集團與永輝超市股份有限公司達成協議,進行策略性合作,並以約九億二千五百萬美元購入該公司百分之十九點九九權益。集團藉購入 Rose Pharmacy Inc. 百分之四十九權益,成功進軍菲律賓美健產品零售市場。同年,首間宜家家居分店於印尼開業。

2015

牛奶國際

為符合馬來西亞當地的規管要求,牛奶國際於年內出售其食品零售業務 GCH Malaysia 百分之三十普通股股權。集團於同年收購經營十五間分店的澳門連鎖超級市場「新苗」,進一步鞏固集團於當地的零售市場份額。美心獲星巴克授權,於二零一五年末在柬埔寨開設首間星巴克咖啡店。

2016

美心

成為 COVA 在香港和澳門的特許經營商。同時在上海迪士尼度假區開設首間“芝樂坊餐廳”及在泰國由合資公司開設首家特許經營美心西餅。宜家家居於香港、台灣及印尼開設提貨中心,為顧客提供更方便的消費體驗。

2017

麥殷

獲委任為集團行政總裁。集團購入其合資夥伴菲律賓 Rustan 的剩餘權益,成為全資子公司。年內,美心收購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元気寿司店以及新加坡星巴克的現有業務和特許經營權。 同時在香港開設首家 The Cheesecake Factory。

2021
|

2021

集團

更新品牌形象,改名為 DFI 零售集團